江远从内网拉出今天刚上传的视频,端坐在椅子上,认真的操作起来。
增强视频本来就比增强图片要困难和复杂的多。
最简单的视频增强,原本就是增强图片的每一帧。更简单的方式,是从视频中截取几帧,进行增强以后,直接分析想要的目标。
江远今次不知道能看到什么,所以是对视频整体上的增强。实际上,就是用软件和算法,整体性的加强,然后再看结果。
截止目前,几个中队的刑警撒出去,总共送回来了6只手机,配6份视频。
6份视频对准事发窗口的时间都不长,江远见到的第一份视频仅有3秒钟,后续最长的也就是十几秒。
拍摄角度和拍摄距离也是各有参差。
有从楼下拍摄的两个视频,几乎没法用,从另外两栋楼拍摄的,正向的两个视频还不错,剩下两个视频同样看不到多少东西。
江远就将正向的两个视频截出来,分别增强。
视频增强的算法,是可以一遍遍的跑的。
而且,跟一般人想象的不同,视频增强往往是选择一种算法以后,可以用这种算法跑很多遍,但并不好换一种算法重新跑。
因为不同的视频增强的原理,往往是相冲突的,一种跑跑,再跑另一种,不仅不会更清晰,往往会彻底糊掉。
江远也是发了狠,先选了一种合适的算法,跑了一个多小时,发现效果不甚明显,又换另一种算法,接着狂跑。
跑算法的过程中,江远就回办公室去睡觉。
睡一两个小时,再过来看。
严革和王钟被吵的没办法,手里的活干完了,干脆也搬着行军床去法医办公室里睡觉。
这样跑到早上,江远再将条件最好的视频拿出来,一帧一帧的玩“大家来找茬”。
单张的图片,再做增强,此时已经非常勉强了,但是,总算是隐隐约约的看出了一点东西。
“这里是不是有双鞋?”江远将王钟拉了过来,让他看屏幕上的图片。
隔着几十米,也许上百米的距离,手机镜头拉到最近,拍摄出来的人像也只有一点点大,再隔着玻璃幕墙,要看到里面是否有双鞋……
但在高倍的放大下,王钟竟然真的看到了一双运动鞋。
“真的假的?真有双鞋?”王钟都有点不信。
“而且是双色或者多色的。”江远使劲的点了点屏幕。
对于自己做出的结果,他深信不疑。
“找黄队?”
“找吧。”
江远回答着,稍稍放松了一些。
黄强民很快带着人来看图片了。
经过增强的图片和视频,并不是完全的全面的增强,更多的是像美颜相机一样,你增强了一部分,就要损失另一部分。
所以,图片看着并不是很好看的样子。
而仅有的一双鞋,从黄强民的角度来看,其实也看不出什么来。
或许是有凶手,或许是有目击者,或许就是图像错误……
黄强民没吭声,只点头表扬了两句,再道:“死者的社会关系也比较复杂,我们准备顺着先捋一捋。”
顺着社会关系来找凶手,向来是谋杀案的好方式。
尤其是这种藏头露尾的凶手,往往考虑是死者认识的人。
这种传统的刑侦手段,江远是没什么发言权的。
他想了想,道:“那微量物证还有几天时间才能出结果,我想去市场看看鞋。”
黄强民一听就明白了,这是江远想去找跟足迹痕迹相符合的鞋子。
如果能找到的话,那对于案情肯定是有推动作用的。
黄强民也见过别的足迹专家做类似的事情,立即应了,又道:“你身边要一直跟着人。”
江远也没拒绝,反正都要做事,两人一起,还能聊个天。
第156章 毕马威
江远和温明在停车场汇合,临上车了,表情都有些迷茫。
“咱俩要一起逛街吗?”温明问:“有点怪吧。”
“我们是办案。”江远道。
“那咱们办案的具体内容,是逛街?”
“唔……”
温明叹口气:“我以前就是这么勾搭女朋友的……”
江远和温明重新确定了一下眼神,才道:“那再多找个人?”
“三个男人逛街吗?”温明的表情都要不文明了。
“牧志洋的胳膊上还挂着石膏吧,把他算半个,就是两个半……”江远说着停了一下,开始发微信。
“你在喊牧志洋吗?”温明的脸上写满了嫌弃,两个半男人的逛街,怎么想都比两个男人逛街还糟糕吧。
“我在喊魏茵。”江远放下了手机。
温明一呆,接着浑身都僵硬起来:“你竟然喊师父的女儿来陪你逛街?”
“你还认识其他女警吗?”江远反问。
温明傻傻摇头。女警什么的,男警平时哪里能接触得到。
男警能接触到的,都是女汉子。
一会儿,魏茵穿了件白色t恤,出现在两人面前。
t恤正前方是一只铁臂阿童木,不太正经的样子。卡其色短裤到膝盖,样式很休闲,但露出的小腿又白又细。
“师姐。”温明看的有点不好意思,但积极的下车开车门。
江远坐在驾驶座,转身递给魏茵一瓶水,笑道:“不好意思,我俩不想结伴逛街。”
“是要买什么吗?”魏茵落落大方的样子,又打量一下江远,道:“听说你昨天遇到危险了,没事吧。”
“也许是自己吓自己。”江远稍稍有点不好意思。
按照师父吴军说的模式,做警察的,不停的做判断,总是会有猜错的时候。
猜错了,不用觉得难堪,很多时候,除了你自己记得自己之前的判断,其他人都已经忘记了。
江远之前觉得师父说的很有道理,可现在看来,还是有人记得点什么的。
魏茵轻笑了一下,又看看时间,道:“我只能陪你们两个小时,想去哪里逛?”
“就找运动鞋。”江远一边说,一边开车,只是涉及到了案件,表情稍微严肃了些。
魏茵看出来了,问:“是破案需要吗?”
足迹破案什么的,她也是见过的。
江远只“恩”了一声,再道:“我不能说具体情况。”
“我明白,你就说你能说的。”魏茵说着一笑,道:“你说的稍微详细一点,我们才好缩小侦查范围。”
“先找运动鞋就行了。到了地方,我想把他们所有鞋的鞋底看一遍。”
“这要求……其实还不低。”魏茵点点头。
温明插话道:“要不要在网上看一下的。”
“回头再看。店里找不到的话,再到网上找。”江远说着解释道:“以嫌疑人的年龄看,他应该更习惯在店里买东西。”
江远从足迹中判断出的犯罪嫌疑人的年龄是45到49岁,再扩展两岁,也就是43到51岁。但这是江远划定的安全年龄,基本可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真实年龄,一定在此区间内。
但从更激进的角度去判断,江远更倾向于嫌疑人的年龄偏大。
因为通过足迹来判断年龄,也受嫌疑人的肌肉能力的影响。从犯罪嫌疑人重返犯罪现场这一点来看,江远相信,他的肌肉能力应当是偏强的。
因为人的信心,是毫无疑问的受到身体状态的影响的。
一名身体虚弱的犯罪嫌疑人,甚至只是身体素质普通的中年男人,是不会轻易做出重返犯罪现场这样的决定的。
三人说着话的功夫,酷路泽就抵达了县城的商业街。
魏茵很自然的变成了领头羊,大步带着江远和温明,从耐克溜到阿迪达斯,从匹克溜到鸿星尔克……
在店内,江远是不动手的,就让两人和店员,将各种鞋拿出来,一个个的翻过面看鞋底。
而为了能方便的检查鞋底,江远进店以后,都是直接买两双鞋再说。
很快,三人手里,就提满了鞋。
“再找不到,就该给队里所有人换鞋了。”魏茵觉得有点好笑。
温明也有点焦虑了,道:“我听说鞋底的花纹样式,好像是有数据库的吧。”
“恩,通过鞋底花纹查询鞋样。”江远点头,道:“但全国每年,差不多有60万种的鞋底花纹,录入数据库的,只有很少的一部分,即使是大品牌的运动鞋,也不一定就录入了。”
温明愕然:“有这么多?”
“全国正规和非正规的鞋厂有十几万家的。”江远道:“不可能抛除那些小作坊厂子的。”
现在还在进行暴力犯罪的犯罪嫌疑人,很多都是两低一高的人群,也就是低收入低学历高年龄。而这些人穿鞋,是不会一天到晚奔着专卖店去的。
说起来,就是前些年,暴力犯罪频发的时代的人,现在还愿意做暴力犯罪。而新一代的年轻人,参与犯罪的时候,更愿意做电信诈骗之类的非接触式犯罪。
曾经经常出现的连环强奸案,新世纪以后,也都是越来越少听到了。
温明沉默了一下,才问:“没有录入的话,怎么查?”
“就像现在这样找,找不到的话,就没办法通过鞋样查到人了。”江远实话实说。
足迹证据其实是国内物证管理量最大的痕迹物证,数量早已超过了指纹物证。